關於米薌的故事療癒

對於各自在自己世界感受孤寂的靈魂,如何去面對現實中曾有、正在經歷的種種坎坷?少年米薌曾經是透過文本(包含文字文本、電影、廣播…)旅行,召喚出自身各種情感與經驗,與文本的互動當中,有時候會得到接納與理解,有時候生命好像被啟發

而當少年米薌使用文字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最早透過書寫日記與重讀並註記上新的感覺),或者使用語言將自己的故事傳遞給他者(實體表達或者遠方的一個具體存在的客體通信),自身的經驗得到一種暫時穩定的安放,故事使得少年米薌,得到一個暫時理解自身的詮釋。

成年米薌成為了一個故事聆聽者,通過他者的故事,少年米薌的生命與故事文本主角交會(*1),在不同時空中兩個文本交會,尋求接納與理解的靈魂,得到暫時理解自身的文本。

就是這種跨越時空文本交會的旅程,與網路時代的特性,似乎有一種共通性。文本將不再侷限於一個聆聽者與一個被聆聽者,而是通過閱讀文本的旅程,產生自身的回應文本,而自身的回應文本與另一個旅人互相遭遇,這樣創造出屬於文本旅行者們的共同文本,其中,我們成為”網路不具名的複數人群集合中的一個元素”,旅程中,各自選擇召喚自身的文本碎片,產生共鳴與對自身暫時性的理解與詮釋,網路特性,讓文本交會更加自由,更擺脫現實的框限(角色、時空…)

關於故事的真實已經不再重要,因為身為”網路不具名的複數人群集合中的一個元素”,過程中各自經驗、獲取寂寞靈魂需要的陪伴與理解。

*1在諮商室當中,它被稱之為心理諮商或是心理治療,在此先略過討過這個標籤下的價值與意義。

文本旅行 這個詞真有創意
領受。謝謝

所以文本與人 各自都有旅行與成長 異鄉人因此可以相知遇誒
咦 這是一篇遠距療癒的論文視野了

偷來的

這就不是偷來的了
對話重寫 已非原物 哈哈哈

這要請教 @vivid
據說畢卡索是個狠角色?

他的藝術天才 統治著現代世界(感謝上天 現在已經是後現代)
他的統治者身份,讓無數愛他的女人 因為愛情的想像 而受傷
現代世界的起點 是工業革命與帝國資本主義的時代
畢卡索 當然是那個時代的心靈

其實這裡是回應"偷"還是"創造"

現代藝術的起初 概念都是相互借用
到了後期 已經沒有所謂 原創 概念
只是私有財產制 還要畫出資產界線而已

哇!get兩點
1.重點不在借,在於再製後
2.關於你上次" "拇指姑娘中,公與私不再存在

恩,不在於借 而在於用

現代藝術 還有一種有力的武器 Collage

這個就用得挺好!文字好,文字寓意也好,使用極簡文字把原來我想傳達的都涵蓋了。

@vivid 這也算拼貼畫

它的啟發是 文本與文本 相遇 甚至無心的並置 會有新的文本 有時比人為還有創意

心理學裡頭,也會有一些這樣拼貼,或者,類似沙遊的物件擺放,通常會常將它們歸屬於藝術治療或者表達性治療,但,我很少將它與美學一起思考。

有時確實比人為展現更多。有時在看孩子擺放物件,更多是使用腦袋,偶爾靈光乍現才會有特別的感受或領悟。
在網路當中,文本與文本的相遇,好像更多無心,但,也有一定個人意識的選擇…

我過去理解,許多藝術是透過設計、安排,包括音樂、繪畫、建築…

人生好像也是許多意外的拼貼,不經設計卻又似乎那麼理所當然…

似乎,應該就是不需要再去理解…

關於輔導老師跟學生之間的關係,雖然好像是比較理解、接納學生的老師,但,現實的角色、結構的框定,相比網路的交會,確實有其侷限性。

米薌的說故事不是要呈現文學作品,當然也無關乎文本的完成度或者完整性,相反地,說故事(敘事)的過程以及文本的非完成性(可變動性),反而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