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家是張力場 第三章勞動父母的家庭帳本]

夏林清等(民 109)。家是張力場。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093 -127)

文本故事摘要

一九八一年河南出生的雪瑩,在二○○九年六月夏林清老師主持的《第二屆海峽兩岸行動演討會上》,遇見了一九七七年台北市出生的怡臨的《算不清的家庭帳本》,啟動返身回看自家『算不清的帳本』,拆解(解開)、重解(詮釋)父女關係。(註1)

內容..

怡臨的父母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帶著算不清的帳本,一路從花蓮、台中到台北拚搏著,社會生存的苦與難,通過帳本、及對家庭孩子的責任,擠壓著深夜算帳的夫妻,家庭承載了社會無法解決的生存難題,化身為夫妻間的肢體語言與暴力、成員間的彼此傷害…

心理專業的怡臨,對家庭、家人的理解視框,從『家暴』挪動到『失功能家庭』,而通過『參與公娼妓運』、『拍攝家族紀錄片』,《算不清的家庭帳本》將自身家庭重新安置到社會脈絡當中,開啟在生時『轉原鄉』。

雪瑩帶著被勾起的家庭帳本,在政治歷史變遷的歷程中,胼手胝足撐起一個讓姊弟受到更好教育空間的父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歷史變遷、不同的帳本,相同的是生存的難題,壓縮著家庭成員的心理空間。因著返身回看的不同視角,與怡臨同樣對於父女關係中的那份距離感,對於「以父為名的問責於父」重啟了新的詮釋。『不溫柔的爸爸』、『不稱職的丈夫』,得以『讓我心疼和感激的爸爸』,回歸到雪瑩的故事當中。

米薌的閱讀筆記

文本閱讀

內容..

回看我成長的歷程,這些「業」都是我的滋養,也成了我的老師,業如菩薩般教會我柔軟、同理。教會我每一個作用在生命裡的苦難,都是慈悲的粹煉。

轉化成為一種助人方法,讓人可以看到自己此生苦雄的可貴之處,並能明白自己的偉大與價值。

「業」是生命的滋養、是慈悲的淬鍊,同時也是自身偉大與價值之所在!真得很棒!

家庭帳本與自己

內容..

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算不清的家庭帳本》,原生家庭、婚後夫妻努力撐起的小家庭、大家族,帳本一定程度左右了家庭中人與人的對待,怡臨從看原生家庭的家庭帳本,看到了兩岸不同階級男女的愛情關係,看到了進入一個家庭將面對處境,更看到了家族裡家人的愛。帳本不僅是過去、現在、未來,不僅是家內算不清,更是社會穿透家庭的利刃。

我的大家族經驗、原生家庭、婚後小家庭、夫家家族這些家庭帳本故事,在閱讀本章中,與怡臨、雪瑩的故事不斷交錯、參照。

七月與堂姊相約拜訪家族長著的旅行,因為疫情而改為線上,此次閱讀,想起已經許久不曾給移居美國的堂哥好好寫信,不僅僅只是告訴他,我現在很好,不要為我擔心,而是更深沉地回顧自身,以及共同的家族帳本、家族經驗。

重新回溫父親的疼愛、母親的為難,稍稍理解手足中難解的困境。回到生活的日常,帶著「業」是生命的滋養、是慈悲的淬鍊。繼續前行…

教師的角度:

內容..

曾經讓學生回家了解家庭的收支,給了一張學習單,雖然事先說明了是讓學生各自保存,無須交回的作業,仍收到家長的質問。幸好導師是理解的,讓我有機會細細回覆家長,說明這個作業的用意。

鼓勵孩子去看到現實,看到環境對父母的擠壓,這是教師能為家長做的一點小貢獻,家長能否領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理解,從「業」當中,得到滋養,而不是執著於傷害的感受。

各種議題:

性別議題

內容..

怡臨與雪瑩都經驗了爸爸的疼愛,以及父女關係的疏離,在女性閨密團體中,彼此對於家庭中女性角色的同理;在家庭中子女對母親的同理;這一章呈現了女性對父親的同理,覺得特別感人。

文化資產的隱含階級

內容..

家庭中,承載了來自不同文化(語言、文字、習俗、思想)的社會價值,出現了一種相對而隱含的權力不平等。家庭當中展現、存在、不需要說,但共同認定的價值,這個價值不需要討論、辯證,因為他是社會上的主流價值,被理所當然移植到家庭當中。

怡臨爸爸的家族有著重視讀書文化,而媽媽則來自需要通過更直接、強烈的語言互動的家庭。雪瑩的爸爸家族是道地的農民,而媽媽家族則是村里重視子女教育的文化人。

怡臨媽媽使用「髒話」在家庭中被壓抑,家庭當中存在無須表明、論證的價值,直接否認了使用「髒話」的空間。

用「幹」字頂出一個空間,讓我和我媽可以在裡頭透氣。髒話也是她小時候家裡很熟悉的文化,是嫁了爸後,這些不入流的文化全得丢掉。
當我開始用盡各種髒字表達我的情緒后,我媽也像是被釋放似的,也開始用髒話表達不滿,我們母女倆最和諧的氣氛便是對話裡「幹」字滿天飛……

兩岸參照

內容..

這章裡面,怡臨父母與怡臨成長的年代,穿過了台灣從日據到國民政府來台,台灣經濟開始起飛的時代。雪瑩的父母與雪瑩成長的年代,則經歷了中國一連串政治、經濟改革的變動時期。通過這樣兩個女性的家庭故事,對照了兩岸分隔後,國家政策與社會文化,通過家庭帳本,對家庭成員的影響,看似兩個家庭,卻可能召喚無數家庭共振。我覺得特別特別珍貴、難得!

註1
兩位不同地域的女兒,通過夏老師的研討會,彼此的家庭故事產生共振,而他們的故事文本,曾經引領他們『轉原鄉』。出版成書的文本,與我(以及讀書會的成員)展開旅程,同時,讀書會成員帶著各自閱讀旅程的經驗,彼此在讀書會交會,期待著網路帶領著更多的文本,與未知的網路遊民相遇、共振。